清水玲——“无意义”的“符号”

一、人物介绍:

清水玲(Ryo Shimizu),1977年出生于香川县,居住在神奈川县,着眼于空间及其背景的关系性,主要制作使用文字的作品,2011年以后,以国内外的实地工作和采访为基础,致力于建筑、影像、收集物、调查资料、语音和文字的构造。[1]

二、系列作品:

《更改文字》 、《零散字符》; 该系列作品表现手法与我国艺术家徐冰的《天书》有相似之处,都是把人们熟知的文字抽象化,让人对这些字符有“熟悉而陌生”的矛盾感受,此外清水玲还将文字由平面扩展到空间,“扩展观看者对标志和空间的理解”,具有很强的思考性张力和艺术美感。

三、作品分析:

清水玲的装置作品往往以或残缺或抽象的文字作为依托,让文字与文字之间产生对话。白纸黑字从二维到三维的抽离、熟识和陌生、完整与残缺的矛盾来引发观赏者的深入思考。

从设计的视觉要素上看,该系列作品以散落的文字点排列堆积而成,字排成线,又以黑白二色为主,使整个装置空间充满肃穆感。此外散落堆积在地面上的文字实现了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,以一种“运动感”突破了线面的平衡,综合构建了一种“跃然纸上”,破而后立的奇妙视觉美感。

从社会角度看,该系列作品“对汉字笔画分离,用片假名、假片名和字母”来重构文字,发出了对人类文字传承的反思。这些被改造出来庄重符号,对于观者来说,乍一看去是很熟悉,但定睛来看却没有一个文字可以被辨认,其形式本身也没有任何意义。这是一件极为矛盾的作品,“符号”在传播学中的定义为“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”,而被清水玲重构后的文字并没有任何含义,他甚至想将这些无意义的文字从二维空间抽离到三维,去引发观者对文字符号及文化传承的拓展理解。

从媒介角度看,该作品用改造后的“符号”、“文字”唤起观者的对真实文字的意向经验再而让观者做出对比,产生从“熟悉”到“陌生”的心理转变,进一步引发深入思考。

四、大二上学期模仿作品(2019):

[1]Ryo SHIMIZU.Ryo SHIMIZU CV[EB/OL].https://ryoshimizu.jp/.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